从“小白”到“万能张” 他用十一年消防经历诠释“热爱”
海报新闻记者 杜虹晓 报道
“一、二、三、四”,步伐整齐、口号嘹亮、目光如炬、精神抖擞,看着操场上的新训消防员,威海文登区工业园区特勤消防站战斗班班长张昊不由得回忆起11年前,自己刚刚走进消防队伍的模样。
(资料图)
自己入职后的第一次出火警,让他印象深刻。当警铃响起的那一刻,张昊怀着激动的心情奔赴现场,心想:这下子终于可以上“战场”了,是检验自己平时的训练成果的好机会。到达现场后发现是牛棚起火,牛儿受到惊吓后“哞哞”地叫,户主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他的心瞬间紧张起来,可以说那是农民伯伯的“命根子”。张昊作为1号员“水枪手”,立马铺设好水带,在2号员“水枪手”的协助下,与“火魔”正面交锋,很快大火被扑灭,挽救了户主的大部分财产。户主连声致谢,当时在现场的他激动地蹦了起来:原来“为人民服务”是那么痛快的事儿……
张昊的父亲曾是一名老兵,家里经常堆满了各种与兵器、军队相关的书籍杂志。从小耳濡目染的他,对部队有种天生的向往。虽然父亲早已不在部队,但生活中却时常以一名准军人来自我要求:从不睡懒觉,天天早起跑步,且要求儿子必须和他一起起床跑步,锻炼他军人般的钢铁意志。
上大学时,参军的机会来了,大学生直招士官入伍,但是一去就得9年,分配在哪里也不知道,妈妈得知消息后,坚决不同意,舍不得唯一的儿子离开自己且一去就是9年,张昊在妈妈的苦苦请求下不得已放下了参军梦。
有人说,有机缘就有巧合,恰巧文登区龙山消防救援站就在张昊家附近,每天他都能听见消防救援站里的起床号、训练的呐喊还有饭前的歌声,满满的都是他从军梦的“召唤”。
“我当时一踏进消防队,就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觉得自己就应该属于这里。”张昊说。
2013年11月1日,这一天他成为了一名政府专职消防员。面对24小时的“工作制”,很多人选择了放弃,张昊坦言,也想过外面的世界,但是一想到要离开消防,心里就像针扎一样,加入消防队伍的誓言还言犹在耳,自己决不能放弃。
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刚到龙山消防救援站的张昊更是有一股天生不服输的冲劲,“在训练前后一定要进行充分的热身和激活,身体的疼痛或是轻微的扭伤在运动中反而能更快地提高身体素质,更加有益于疼痛及伤病的康复。”这是张昊在训练中总结出的经验,也是他受伤后的一次偶然发现。那时刚刚到队没多久,张昊就在训练打水带的过程中不小心被水带绊倒扭伤了脚,站长让他休息好了再训练,他休息了没两天就按捺不住了,自己偷偷地用脚发力进行小强度的训练,不到一个星期就开始了高强度训练。“一开始训练时疼痛肯定是免不了的,但我觉得先进行小幅度的训练更有利于血液循环,也更有利于康复。”张昊说。
无论是当队员还是当班长,训练场是张昊去得最勤的地方。他总是说:“训练就是和时间赛跑的能力,只有训练场上多流汗,实战中才能少流血”。一上训练场,他就有使不完的劲和不断突破自我的无限激情。刚刚当消防员时,协调性不太好的他,有的训练项目掌握不好,成绩不理想,他就给自己加操,认认真真地研究动作规程,一次一次地创新方法,一遍一遍地反复练习,直到成绩令自己满意为止。
严谨刻苦地训练是为了更好地出警救灾救人!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在2020年辖区一公司化工废料发生火灾,浓浓的黑烟笼罩着整个天空,严重影响周围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经侦检发现,燃烧过后的化学废料含有许多有毒物质,在紧急关头,张昊驾驶举高喷射消防车,毅然决然冲进燃烧厂区,展开高喷车进行灭火作业,连续作业5个小时内,他从未想过退缩,早一分钟结束战斗就早一分安全,最终压制住了三个厂房的火势。“一秒之差,也许就是一条生命。”“每一次从救援现场,把老百姓平安地救出来,就特别有成就感。”在他看来,消防这份职业赋予了他无上的荣誉。这不仅是张昊的内心独白,也是每一名消防救援人员的心声。张昊永远是冲在最前面的那一个,队友们从他嘴里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跟我上”,看到最多的是他冲进火场时的背影。
入职11年来,在个人不断突破的同时,张昊时刻关注队伍整体训练水平的提升,注重传帮带,不仅是远近闻名的训练精兵,也成为远近知名的训练教官。他常常既当运动员又当教练员,白天,和队友们一起搞训练;晚上,还在训练塔研究尝试新的训练方法,改进新的训练动作,把最合理、最科学、最快速的动作教给其他队友,就是这样的“多面手”,队友们亲切的称呼他为“万能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