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机器人成为新市民:从幻想到现实的机器人友好型城市_当前讯息

来源:澎湃新闻 发表日期:2023-05-31 08:13:56

最近有两则关于机器人的新闻,我想和诸位读者分享,并说一下我的感悟。

2023年5月11日,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上海情况通报会上,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汤文侃介绍:上海累计建成100家智能工厂,打造8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上海目前的机器人密度是260台/万人,这一数据是国际平均水平的两倍多。


(相关资料图)

2023年3月第6期《新周刊》(总第631期),有一篇题为《智能机器人,新新佛山人》的文章,讲述了作为制造业大市,佛山以机器人撑起了大部分制造力量,培育出科迅达机器人、博智林机器人、隆深机器人等一大批优秀机器人企业。而且,这些新新佛山人,是佛山自己制造的,“机器人生产机器人的魔幻场景,真实地发生在佛山顺德的工厂里。”

这两则新闻中,都谈到了机器人。佛山把这些机器人称为“新新佛山人”,上海则开始统计机器人在每万人口中的比例,这可是一项全新指标。之前,机器人在某个领域的运用,也许还是件新鲜事。但如今,机器人已经开始在不同领域展示了广泛的应用。在未来城市,机器人将出现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承担着各式各样的工作,我将其称为“城市级的泛应用”。

那什么是“城市级的泛应用”呢?让我们回到本文一开始提到的《新周刊》文章,其中有这么一段话:“这些机器人,是新新佛山人,它们钻进车间、走进工地,替这座城市的劳动者弯腰弓背,替他们把最难、最危险的事揽在自己身上。”我想,这也许就是“城市级的应用”的最好诠释。

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城市已经开始试点使用配送机器人,进行“最后一公里”的送货服务。这些机器人能够自主导航,将货物送达目的地,既节约了人力,又提高了配送效率。一些城市开始使用清洁机器人,进行城市的保洁和垃圾收集工作。这些机器人可以自动清扫街道、公园和其他公共区域,提高城市的整洁度和卫生状况。医疗机器人在医院也开始发挥重要作用,从事手术辅助、药物配送和康复治疗等任务。公共安全机器人还在城市的关键区域巡逻,监控和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

那么,在不远的将来,会有哪些机器人和我们人类一起共同工作、生活呢?

2021年,中国正式实施的新国标GB/T 39405-2020,从五个维度对机器人进行分类,分别是工业机器人、家用服务机器人、公共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和其他应用机器人。

相比较中国的分类,世界机器人联合会(IFR)对于机器人的分类更加细化,共分为十二大类:

1.运输和物流机器人:用于物品搬运、仓储和物流操作的机器人,如AGV(自动导引车)、无人机、物流机器人等。

2.农业机器人:用于农田作业、种植、收获和养殖的机器人,如种植机器人、采摘机器人、农作物监测机器人等。

3.医疗和护理机器人:用于医疗诊断、手术、康复和护理的机器人,如外科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辅助护理机器人等。

4.专业服务机器人:用于提供专业服务的机器人,如清洁机器人、安防机器人、维修机器人等。

5.教育机器人:用于教育和培训的机器人,如教学机器人、学习辅助机器人等。

6.娱乐和休闲机器人:用于娱乐和休闲活动的机器人,如娱乐机器人、玩具机器人等。

7.建筑和建设机器人:用于建筑和建设行业的机器人,如建筑机器人、3D打印机器人等。

8.零售和服务机器人:用于零售业和服务行业的机器人,如导购机器人、客户服务机器人等。

9.酒店和餐饮机器人:用于酒店和餐饮行业的机器人,如服务员机器人、厨师机器人等。

10.环境清洁和保护机器人:用于环境清洁和保护的机器人,如环境清洁机器人、污染监测机器人等。

11.公共安全和救援机器人:用于公共安全和救援行动的机器人,如消防机器人、搜救机器人等。

12.其他专业/商用服务机器人:包括其他未被上述类别涵盖的专业和商用服务机器人。

2023年1月18日,工信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机器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

既然机器人将在未来城市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突发奇想,未来城市的规划者,除了我之前和各位读者讨论的《如何使城市更具吸引力?建设数字游民友好型城市》(2023-02-05,澎湃商学院),我们是否要开始考虑:如何建设一座机器人友好型城市。

我试着去找一些城市案例,来证明我的观点是否有前瞻性。目前似乎还没有哪个城市宣称自己在建设一座机器人友好型城市。但是,我发现有城市开始重视机器人技术,并出台相关政策,将其视为促进科技创新和提升城市影响力的机会。

剑桥(Cambridge)紧邻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也是两所世界著名大学(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所在地。多说一句,这个剑桥市不是英国的那个剑桥,虽然其英文拼写一模一样。剑桥市也是全球机器人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最近在建设机器人友好型城市方面,剑桥市采取了多项政策和举措。

首先,剑桥将机器人产业视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他们看来,机器人产业是一个极具潜力的经济领域,能够创造就业机会并推动经济增长。通过吸引机器人制造商、软件开发商、服务提供商等,可为城市带来新的经济机遇和就业岗位。为此,剑桥市政府成立了机器人委员会,旨在通过协调和合作,促进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同时,剑桥还设立了多个机器人实验室和孵化器,为机器人初创企业提供了优惠政策和创业支持。

其次,剑桥在城市规划和交通管理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以适应机器人应用。例如,该市制定了机器人交通规则,规定了机器人在公共道路上行驶的安全标准和要求。在传统城市中,机器人其实是“弱势群体”,无法像人一样灵活自由通行。《美国残疾人法案》通过改变建筑物的设计方式,来减少楼梯数量,从而方便轮椅进入坡道。同样,剑桥也在研究如何使建筑物对带轮子的机器人更加友好。

再次,剑桥在推广机器人技术应用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安全和隐私保护。该市要求机器人开发商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机器人和智能设备搜集和使用数据的合法性。

剑桥的上述做法,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机器人友好型城市的初级模板。一座城市如果从现在开始,建设机器人友好型城市,将是一个前沿且复杂的任务,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第一,城市规划者要开始将机器人的需求,纳入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中。比如,要为机器人提供充电站和无线网络,要设置机器人专用道路,以便机器人可以自由、安全和高效移动。甚至还要制定适当的交通规则,以确保机器人能够安全地在城市穿梭,这些都有助于减少机器人与其他交通工具之间的冲突和事故。

第二,城市产业部门要支持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要遴选典型应用场景和聚焦用户使用需求,开展从机器人产品研制、技术创新、场景应用到模式推广的系统推进工作。机器人友好型城市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看这座城市能否拥有一定数量和种类的机器人,以支持各种应用场景,就像上文介绍的机器人分类,最好都能在一座城市体现。

第三,教育培训部门要推广机器人教育和培训,让居民了解机器人的特点和使用方法。为了更好地与机器人共存,人们需要了解机器人的工作原理、行为模式、安全要求以及如何与机器人进行交互。比如,学校可以将机器人课程纳入到教育计划,涵盖机器人编程、机器人控制和机器人安全等方面,增加学生们对机器人的兴趣和了解。

第四,立法部门要制定相关的法律和规章,规范机器人的使用和管理。在建设机器人友好型城市时,保障人们的安全和隐私至关重要。随着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机器人收集和使用个人数据的担忧也越来越大。为此,城市管理者要通过法律法规来明确责任和安全标准,保护隐私和数据安全,建立伦理和规范框架。

结合上述要素,我们还可以尝试制定一套评估机器人友好型城市的指标体系。这包括机器人的应用范围、产业规模和发展潜力、技术成熟度和社会影响度等方面。

如果我们更加大胆地想象一下,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和机器人之间的交互将变得更加紧密和复杂。甚至有一天,每个人都会拥有一个数字孪生体。这个数字孪生体可以在数字世界中与其他数字实体进行交流、互动和协作,创造出全新的数字生态系统。它也可以是人类数字化镜像在物理世界的映射,继而和现实世界中的个体相互连接和交流。

要是真到了那个阶段,人类将越来越依赖机器人、数字虚拟人、数字化设备、未来数据网络来扩展我们的能力,并与其他实体人和数字虚拟人进行连接和合作。这可能是另外一篇文章要讨论的主题了,除了数字游民友好型城市、机器人友好型城市,一座城市还可以不受地理限制,在网络上再造一个数字城市孪生体,来吸引数字公民落户。

(作者胡逸为大数据工作者)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x
推荐阅读 更多